出一次门,总要三番五次返回家里确认自己是不是锁了门。
办公桌上的每一样东西,大到显示器小到便签贴,都必须放在专属的位置,否则就会整个人都不好了。
每天坐地铁必须从固定的位置上车,就算是旁边那个门没人排着也绝不动摇。
……
日常生活中,我们会将这些行为戏称为“强迫症”。然而真正的强迫症患者可不会像我们这么轻松,他们的强迫行为往往会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的障碍,让家人们也感到担忧。
强迫症究竟是不是一种病?到底是咋得的?以及,好治吗?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吧!
01
强迫症的“病根”在哪里?
强迫症是先天遗传,还是后天环境因素造成的呢?
2012年夏天,美国科学家对一个强迫症家庭五代人的基因进行了研究,发现强迫症在这个家族中很普遍,而和这个家族通婚的所有人都没有强迫症。
因此,几乎可以确定无疑的是,强迫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,但是这种遗传倾向具体是由哪段基因决定的呢?现在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。有关强迫症的双胞胎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,科学家仍然只能做出这样的论断:遗传和环境对强迫症的影响可能同等重要。
强迫症还与大脑缺乏血清素有关。过半数的强迫症患者在服用了“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”之后症状有所缓解。这是一类抗抑郁药物,英文简称SSRI,而SSRI药物正是用来平衡血清素水平的。科学家因此反过来推测,强迫症与血清素水平有关。

除此之外,患者之所以陷入强迫症的循环中走不出来,也与心理、行为规律有关。以反复检查这种强迫行为为例,加拿大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项实验:他们让AB两组学生关掉电炉上的三个旋钮,并检查是否关好了,然后让学生回忆刚才关掉了哪些旋钮。AB两组学生没啥差别,回忆栩栩如生。
接着重点来了,心理学家让A组学生反复开关电炉,B组学生反复开关水龙头,都重复19次,结束后又让所有学生去关电炉上的三个旋钮,并检查是否关好了,然后回忆,结果发现,A组学生,也就是19次重复开关电炉的学生,对记忆的信任感下降,回忆细节模糊不清。
这表明,越是频繁检查同一个东西,这个东西就会越熟悉,而大脑在记忆熟悉场景的时候,就懒得去关注场景的物理细节了,这也许就是强迫症患者越反复检查越心里没底的原因之一。
02
该如何对待身边的强迫症患者?
对于强迫症患者的亲友来说,应该避免卷入强迫行为,鼓励患者看医生。虽然,强迫症是患者自己的地狱,通常不会波及周围的人,但是这种心理障碍实际上也会给身边人带来困扰。
调查显示,17岁以下强迫症患者的家人,四分之三都被卷入了患者的强迫行为中,而成年患者的家人至少有一半以上受到牵连。有的家属会反复向患者保证其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,或者,既然患者担心门没有锁好,那就放任他们自己去锁。服从患者的意愿和反复保证,其实都是有害的,因为这会让强迫症状继续维持。
其实正确的做法是:
第一,对他们的强迫要求要善意拒绝,或者在提前表明立场之后不予理睬,不指责也不包容;
第二,鼓励患者去看医生,强迫症通常不会自己痊愈,患病时间越长破坏性越大,也更难治疗,目前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对大部分患者都是有效的。
值得一提的是,切莫将强迫症简单认识为一种用错了地方的天赋。有一种常见的误解认为,患者对一个事情思考得那么深,对于一件事情那么执着,这种坚持的精神实际上是一种优势,只不过用错了地方而已。
事实上,这些都是把一般意义上的执念,和临床意义上的强迫症混淆起来,忽略了强迫症带来的可怕后果。只有真正的强迫症患者自己才知道,强迫带给他的到底是坚韧不拔的荣耀,还是想停停不下来的噩梦。
温馨提示:山东省济南神安医院-济南大学实践教育基地-济南市神安抑郁精神障碍研究院(山东省唯一抑郁精神障碍研究院),是山东省一所集专业、科研为一体的精神心理疾病诊疗专科二级医院。医院在治疗抑郁症、精神分裂症、双相情感障碍、躁狂症、癔病、疑病症、神经衰弱、强迫症、焦虑症、恐惧症、顽固性失眠、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
如果您或是身边的朋友患有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,千万不要耽误诊断随意服药,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,以免延误病情,造成严重的后果。
以上即是济南神安医院医师对于强迫症的病根是什么 济南神安医院的介绍,如有想了解更多关于强迫症的问题想咨询,可以随时在线与医师交流。
0531-86073292 点击拨打